日期 : 110/4/18
天氣 : 陰
參加人員 : 翠琴, 麗華, 武堅, 春菊, 玉美, 玉芳, 碧霞, 奇男, 素玉, 錦貴
記錄 : 錦貴
緣由/背景
行腳 樟之細路 浪漫台三線人文足跡款款行, 此為協會指定走讀古道探訪的書籍, 110年4組抽取 新埔鎮飛龍池(蓮華山)步道, 謹訂於 4/18 可以參加的組員到齊一起經由谷歌GPS定位吳濁流古厝方向(竹20)前進依指標進入尋得步道入口旁小停車場, 整裝上登山口走讀一番.
臨出發前幾日搜得Youtube 一則有喜好 Offroad 的車友錄影顯示此步道為5星級的登山車offroad 最佳地路徑. 除了上坡路段較陡以外, 其餘都是平坦的路徑.
P 1 Am 9:36 尋得與書本中同樣的照片當背景, 來一張大合照, 牌後端的地上躺一牌子”載熙古道”, 如同書本所提示有經過整建, 鋪設大塊鵝卵石交錯排列而上, 一路攀升轉折總計約1km, 直到三叉路且路旁有一陸軍營地水泥柱.(註1)
上吧, 有點陡, 嘿, 路旁有樟科樟屬 土肉桂 在低海拔闊葉樹林中常見, 喜生長在比較陡峭,向陽的山坡上 大家都是手拿一片搓啊搓地邊聞起特有的香味, 烏毛蕨科烏毛蕨 烏毛蕨 在路邊不引起人注意都難. (註 2)
全體組員認真的觀察路徑上的植物林相, 理事長, 麗華組長, 功力深厚的前5組組長玉美, 武堅, 春菊資深前輩 莫不施出渾身的招術來為所有資淺人員解說.
鐵線蕨科鐵線蕨屬 扇葉(改1)鐵線蕨, 當下直覺是鐵線蕨只因葉柄堅硬, 富有光澤, 像黑色鐵線. 經進一步解說才確認為扇葉(改1)鐵線蕨, 因小葉2~3回羽狀複葉, 呈扇形或是魚鰭形而稱之.
P 2 Am 9:59 再努力往上行, 經過轉折斜向右上有一坐椅但地面是傾斜需要腳踩剎車方式才可止停的感覺.
路邊的植物嘿係蝦米, 歐, 原來是
虎耳草科鼠刺屬 鼠刺, 台灣北部低海拔特產, 在向陽地常見到, 此時正是開花時節.
柿樹科柿樹屬 軟毛柿, 低海拔的山地疏林地, 密林或灌叢中, 或在山谷溪畔林中可見, 軟軟的嫩葉正待吸收陽光展開樹葉. (註 3)
P 3 Am10:28 呼, 終於走完鵝卵石路上到水泥的的平台, 如同 Youtube offroad 影片所顯示的有三叉路, 一旁有路標指往飛龍池步道, 附近還有一個陸軍營地水泥柱, 證明這地帶以前還是軍方的範圍. 依指標前進, 沒多幾步後面有其它山友在問, 只是回應說是步道探險. 發現新大陸啦; 有
忍冬科莢蒾屬 呂宋莢蒾 台灣原生種, 全島中低海拔的杉區路旁可見.
茜草科黃梔子屬 山黃梔 全島低海拔平原及闊葉叢林中可見. (註 4)
茜草科玉葉金花屬 台北玉葉金花 台灣固有種 向陰植物, 分佈於山麓至低海拔山區溝谷及溪旁可見,北部地區以外中南部亦有分布.
地上一大片的 薔薇科懸鉤子屬 台灣懸鉤子, 森林內或開闊的原野向陽地,較為常見.
紫金牛科紫金牛屬 小葉樹杞, 全島低至高海拔山區森林中可見.
芸香科花椒屬 雙面刺, 印象深刻的來自資深前輩的解說, 也有可能單面有刺或是皆沒刺. 常生長於全島海邊至低海拔山地, 叢林或路旁, 甚為普遍.
芸香科賊仔樹屬 賊仔樹, 生長於低至中海拔山地, 森林邊緣或路旁, 較常見. 有特別討論到葉片的關係, 此為葉對生,奇數羽狀複葉, 喬木. (註5)
杜英科杜英屬 薯豆, 為此眾人在討論中, 特別是摘下花讓大家觀賞清楚. 玉美語帶玄機的說到一句話 What are you doing? 妳知我知眾人牢記心底囉. 她是哪一科屬滴?
冬青科冬青屬 燈稱(秤)花, 特別到說是小枝光滑褐色似秤桿, 密色皮孔遠看類似秤桿的白點, 故稱之. (註 6)
P 4 Am 10:43 再往深處行, 繞過倒樹障礙旁的小徑, 豁然進入另一個生態環境的空間.
大戟科土密樹屬 刺杜密, 本島低海拔地帶可能見到, 難得再這步道遇見.
芸香科三腳鱉屬 三腳鱉, 低海拔闊葉樹林下極為常見, 無論在林下或向陽處均可見. 記得在土城區天上山與三粒半間的步道也有.
有人眼睛特別雪亮, 遠遠就看到掛在小樹幹上的 螵蛸 螳螂的卵鞘, 一顆螵蛸約包含10至400顆卵, 不同物種產卵數各異. (註7)
馬鞭草科紫珠屬 杜虹花又稱台灣紫珠 每年春季,特別是四月間,杜虹花會在台灣全島各地的郊野裡披上粉紅的彩衣.
薯蕷科薯蕷屬 日本薯蕷, 喜生於向陽山坡. 山谷. 溪溝邊. 路旁的雜木林下或草叢中. 為此組員還特地研究葉片為右旋.
忍冬科忍冬屬 金銀花, 是中低海拔及平地常見的植物. 不由得想起第一次認識她的蹤跡是去年在捷運紅樹林站附近的一片矮牆上看見她綻放美姿.
茜草科羊角藤屬 繖(傘)花藤, 亦稱羊角藤, 分佈於全島闊葉樹林下, 中低海裡攀援於山地林下. 溪旁. 路旁等疏陰或密陰的叢林內或森林邊緣. (註 8)
P 5 Am 11:38再加步往前行, 見路徑往下坡走, 轉個彎有組員提醒已經近午時候, 需做一決定, 此時該往回頭走. 可是, 組員們依然是目光厲索的搜尋一切認識的昆蟲或植物而不罷休.
茄科茄屬 玉珊瑚, 為此有稍做討論因有另一類似而怕有所混淆.
夾竹桃科酸藤屬 乳藤, 原以為是酸藤, 經賢拜武堅特地說明, 且帶頭以台語發音以示正名.
清風藤科泡花樹屬 筆羅子, 亦經武堅賢拜特地說明.
轉眼有人鷹眼見 圓翅紫斑蝶金蛹 指出讓所有組員觀賞, 往回頭走順便撿到默默貼在葉片上的 黑線黃尺蛾. 再抓一株紅果金粟蘭.
Pm 12:19 已經無心再戰步道植物群, 速速退回往停車場方向前進.
但見有offroad 好手備便3輛登山單車備便要攻上步道. 退出此步道, 留待下次由三聖宮方向再次拜訪. 稍為休息吃個點心, 驅車前往 吳濁流古厝 在尋求解脫後稻田間, 池邊, 門呈前大合照.
後記:
此步道為本組第一次走訪, 也未完全走完全程, 也許尚有許多昆蟲植物等待下一回更深入的了解, 全段的生態環境或可當將來研討的 一部分, 也不浪費全組組員親自來訪的願力. 同時, 也感謝所有賢拜 翠琴, 麗華, 玉美, 武堅等先進一路上提供滿滿資訊, 玉美的後製照片加註名稱.
註
- 樟之細路 P 116/117
- 麗華/玉美 提供解說.
- ~ 8 所有賢拜及來自谷神大帝的指示.
改1 改團善為扇葉 (110/4/24 更正)
步道簡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