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40303第四組文筆山路觀             紀錄~許碧霞

 出席人員~黃麗華,廖武堅,游春菊,蔡慈芬,許碧霞共5人

      今天一早跟武堅哥及春菊姐搭乘慈芬車 ,停在下方寶塔停車場,沿路走上去,春菊姐看癅莖藤掛滿整個樹上,非常壯觀,多年生纏繞性藤本植物,核果紅色,花期春季,目前看到只有藤蔓,據記載莖含有一種生物鹼,台灣10多年前引進藥用栽培,目前已在野外歸化自生。

      走到山中湖涼亭跟麗華組長會合後,隨即展開今天的路觀,走到文筆山路口,蘋婆樹迎接我們到來,先觀察後,組長請問大家蘋婆跟掌葉蘋婆有一樣嗎?隨即展開一連串的分享與討論,蘋婆又稱鳳眼果,外型可愛,吃起來味道像栗子,也可以煮雞湯喝,每年7-8月成熟,掌葉蘋婆的花朵.果實和種子可供觀賞及食用,愛心狀的果核非常吸睛,拿來手作欣賞很讚。

      隨即我的帽子上飛來白色毛絮,組長立即隨機討論,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有哪些?除了靠 自體的掉落或彈力外,也會藉風力或水流等自然力量來傳播,當然還有利用動物來傳播等。

再來旁邊就是波羅蜜,可食用的水果,其假種皮(果肉)呈金黃色,散發香蕉和鳳梨的果香,屬桑科,大家也討論到榕屬植物,大半的榕屬植物為雌雄異株,這些物種的花序是隱頭果,有些為單一,具有長花柱的雌花,有些為短花柱雌花和雄花混合。長花柱的雌花是為了避免榕小蜂在胚珠內產卵而是產在短花柱的雌花,台灣榕屬植物有26 種,雌雄同株有6 種,雌雄異株有20種。

       再往上走,太平洋榅桲結滿果實,依然屹立不搖站直挺挺的,在台灣漆樹科果實除了芒果外,就是太平洋榅桲了,灌木至小喬木,可達10米以上,又稱沙梨橄欖.南酸棗等,朋友常常醃製,爬山時帶出來分享,超美味的。

      榅桲則是薔薇科,很早就引進西方,比蘋果還早流行,性耐寒,即使在7度以下也可以開花,果實可生食,也可作果醬.蜜餞也可釀酒含有大量維生素c,藥用可以治腸虛,組長提醒榅桲跟太平洋榅桲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接著發現,走馬胎長在岩壁上,別名千頭艾納香,藥用植物,夏秋間採根或全草,去葉片或花軸,切片曬乾,消腫止痛,屬於菊科,組長也介紹菊科的花序等等,也有姬書帶蕨及東方狗脊蕨等等。

       春菊姐說:哇~這邊的泥土怎麼流失這麼嚴重,土石崩落,接著大家一起觀察,旁邊的植物是怎麼生存的?春菊姐繼續分享,如果榕樹長在這裡可以發揮它的專長,把泥土鞏固的更好,但如果長在住家旁可能就會破壞地基,發現草本植物在這種環境下,會先彎曲然後伸直生長,旁邊的姑婆芋真的長這樣耶,慈芬發現,怎麼台灣梭羅在這種環境下也長出板根了,由此可見,植物有它們自己的生存機制,組長順帶介紹樹蕨三姊妹,大姊愛紋身~筆筒樹,二姊愛穿裙~台灣梭羅,小妹愛作日光浴,全身黑摸摸~鬼梭羅,經由組長生動活潑的解說,真的太容易記起來了。

       沿途也看到可愛的盾蝸牛.乳頭棘蛛.暗點燈蛾的幼蟲等等,耳邊傳來台灣藍鵲.樹鵲.五色鳥及竹雞等的各種不同的叫聲,可說是大自然的音樂,身心舒暢~

       走著走著武堅大哥看到合果芋,天南星科,葉子就像女大18變般,葉形會隨著植株而改變3裂-5裂都有,節處易生氣根生長,外來入侵種需移除,路旁還有巴西鳶尾及巴西水竹葉,都很會繁殖生長,一樣都是外來入侵種,四處氾濫,會使得原來的棲地被佔用, 移除時需用黑色塑膠袋裝好帶走處理。

       春天來了,華八仙悄悄開滿樹,有特殊的氣味,天氣好時,就會聞到喔~華八仙屬常綠灌木,原生植物,虎耳草科或八仙花科別名中國繡球,大家所看到的白花其實不是主要受孕的花,

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吸引昆蟲來授粉的裝飾花,而花則是在裝飾花旁邊的兩性花,為黃綠色,花瓣五枚,黃黃的是雄蕊大約10枚且長短不一,花柱粗短肥大,子房圓球狀,雖然花外觀不如裝飾花亮麗,但其實是比較具有繁殖 能力,但有人發現其實裝飾花也會結果,所以這些裝飾花不是都不能結果,所以不稱為不孕花,稱為裝飾花,值得大家繼續觀察。

         麗華看到山棕結果有各種顏色,找了較成熟嚐嚐味道,因為聽說味道不錯,真的有神農氏嚐百草的精神喔~

         接著看到粗糠柴,武堅大哥拿著珍貴的果實及圖片跟大家分享及介紹,大戟科野桐屬下的一個種,為中小喬木,高可達6-10公尺,藥用植物,果皮表面赭紅,被覆有紅色星狀毛,內有種子1-3個。

        來文筆山多次,今天第一次與文筆山的三角點合照,大家超開心的~

        到達休息平台,大家仍是繼續關心的去看看昔日很風光的那棵無患子樹,不幸的已被環狀剝皮,據說是長的太茂盛, 吸引很多台灣灑灰蝶來,造成民眾困擾進而舉報公所,才會造成這般局面的,武堅哥分享基隆鳥會在紅淡山還特別保護著台灣灑灰蝶, 所以在位者懂不懂生態真的差很多,期望人類留給大自然動 植物昆蟲等更多的空間及環境去生長繁殖。

      今天感謝麗華組長以幽默風趣方式帶領大家, 不再以認識'物種為目標,從生態環境角度去觀察及討論,大家收穫滿 滿的~

                                                                                 ~期待下次路觀學習~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2.jpg ~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3.jpg

20240303第四組文筆山路觀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5.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6.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7.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9.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10.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13.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14.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15.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17.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18.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30.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38.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48.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20.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22.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24.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26.jpg

20240303第四組文筆山路觀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44.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39.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41.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42.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28.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32.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36.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58.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60.jpg

LINE_ALBUM_202433文筆山路觀_240306_5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景保2019第四組 的頭像
    景保2019第四組

    土城景保第四組

    景保2019第四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